从投资案例数轮次来看,Pre-A轮占比4.80%,A轮投资案例数最多,占比达35.20%,B轮占17.60%。从投资金额轮次来看,PIPE轮总融资金额最大,总金额达11.76亿美元,其次是A轮,占比达18.04%。而最大投资金额出现在PIPE轮,投资金额高达4.33亿美元。
据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统计,2014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并购案例216起,披露金额206起,涉及并购金额97.82亿美元,平均每起并购金额4748.51万美元。201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共发生87起并购事件,披露金额84起,披露总金额达40.60亿美元,平均每起并购金额达4832.85万美元。2015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等影响,医疗健康产业并购案例数小幅下降,并购金额有所增长,平均单笔并购规模创历史新高。在人口老龄化、健康理念普及和政策红利的大背景下,医疗健康行业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并购潮。医疗健康行业壁垒较高,不管是行业外企业进入或是行业内企业拓宽产品线,布局产业链,都会面临较大的技术、市场熟悉度等难题,并购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捷径。

无论从并购案例数或者并购金额来看,医药领域占比均超过50%,医药领域仍是并购交易最大战场。并购金额最高的案例是哈尔滨誉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受让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85.01%股权,作价23.89亿元人民币,折合3.85亿美元。
新股IPO再开闸,移动医疗与医疗大数据助推医疗健康IPO
整个医疗健康行业IPO在2010年达到最高值,11-13年受宏观环境影响,IPO数量直线下滑,随着14年IPO再开闸,医疗健康行业IPO企业数创近年新高,达到17家。2015年上半年更是刷新这一纪录,仅上半年,医疗健康行业IPO企业数达到21家,募资总金额27.01亿美元,平均募资金额为1.29亿美元。
2015年医疗健康大数据和移动医疗产业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发展最成熟的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医疗器械、民营医院和医药流通等领域也开始迎来政策大利好,在此背景下,医疗健康IPO也成为近期较为热门的领域。

从上市地点来看,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国内目前是医疗健康行业IPO数量最多的地点,在上海以及深圳上市的医疗健康企业数量达到30家,占2014年总IPO企业数量的78.95%;从细分领域来看医药仍是目前最大的医疗健康IPO细分领域,医疗服务在2014年至今,仅一家上市。
总结:
近十年来,在政府加大医疗健康行业投资力度的推动下,中国医疗健康市场经历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医疗改革的持续进行,中国医疗市场的格局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清科研究中心认为未来医药行业整体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结构将更加优化。自新医改启动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医疗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的投资,外加中国医疗服务诊疗量的稳步上升,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从根本上解决以药养医必将被迫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强劲的需求和政策利好将促进医疗服务业快速增长,移动医疗将带动医疗服务和相关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发展。
医药行业黄金时期已过,政策红利是关键
在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和用药升级持续推进下,生物医药行业中长期的成长趋势依然不变,但是短中期来看,医保控费,招标降价,行政降价,新药审批效率等对行业发展影响更为深刻;虽然国家对医药行业的监管政策复杂多变,但政策变革背后指引的行业趋势仍较为明确,如强化用药的合理性,鼓励高仿制药进口替代、对临床急需仿制药优先审评优化行业竞争格局等。
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医疗器械驶入发展快车道
自2009年新医疗改革启动之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医疗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的投资,外加中国医疗服务诊疗量的稳步上升,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相关法规条文的愈加完善,中国政府在医疗器械产业总监的政策性导向变得愈加清晰,也就是逐步提高监管效率,鼓励创新,尤其是国产关键性创新,强化质量和安全性。
医疗服务是医改重点,移动医疗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医改过程中最大利好就是私有化(即公立医院改制),医疗服务将持续受益于这一较长周期内行业变革带来的制度红利。目前医疗服务目前在医疗健康行业整体占比较低,且基本没有政策阻力,政策环境优于医药行业,未来空间巨大。在移动医疗市场高增长态势之下,由水平类应用向打通移动医疗服务价值链的垂直解决方案演变将成为行业发展方向。